恒翼能发布锂离子电池充电温度检测新专利助力智能设施安全运行
日期:2025-02-08 作者: 解决方案
2025年1月7日,金融界报道,广东恒翼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翼能”)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的新专利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该专利的名称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工作时候的温度的跟踪检测的新方法及装置”,其授权公告号为CN117607691B,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这标志着恒翼能在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有望明显提升电池使用安全性与性能稳定性。
恒翼能成立于2018年,总部在东莞市,注册资本达到13795.5702万人民币。此公司致力于专用设备的制造,近年来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优异的市场表现逐渐崭露头角。在五年间,恒翼能先后对外投资了5家企业,并参与了35次招投标项目,其知识产权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拥有158项专利及7条商标信息。
该专利的核心功能在于实时监测和跟踪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的工作时候的温度。现存技术对于电池气温变化的监测往往存在滞后性,易引起安全风险隐患,恒翼能的这一创新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精确的温度传感器和智能计算算法,该设备可在多种充电场景下实时跟踪电池温度,确保电池在安全区域内运作,从而延长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防止过热引发的电池膨胀或爆炸等安全事件。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普遍采用锂离子电池的背景下,复合材料、导电聚合物及智能监测技术等前沿科技的融合应用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恒翼能所研发的温度监测装置,结合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AI技术,通过自主学习优化监测算法,提升监测精度和响应速度。这不仅表明了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也反映了该行业朝向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之路。
此外,恒翼能的专利并非孤立的技术进步,随着新能源的迅速普及,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监控和管理技术需求大幅度上升,以前的简单温度传感器和手动监控方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复杂的使用场景。该专利的推出使得电池管理系统(BMS)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充电状况,相较于传统技术在响应延迟和准确性上大大改善。
在实际应用中,恒翼能的这一技术能被广泛整合到多种电子设备中。如在新能源汽车中,通过实时监测和警示,可以有很大成效避免因电池温度过高而引发的火灾或爆炸。而在智能手机及平板领域,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和耐用性,不仅确保用户在使用时的安全,也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及应用领域的拓展,恒翼能此次专利的获得,将不仅提高自家产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也为整个锂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注入新活力。当然,新技术的引入也带来了潜在的挑战。例如,技术的成熟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控制以及后续服务的可持续性都在考验着企业的综合实力。
最后,随只能设备的普及,行业对白电池管理、监测技术的需求只会日益增加。恒翼能凭借其创新力实现技术的突破,展现出行业领军企业的风范。同时,也呼唤着整个行业以更加开放与合作的姿态,携手迈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