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裕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解决方案

湖南裕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日期:2024-11-04 作者: 解决方案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要是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之“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

  近年在中国、欧洲、美国等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使用量的较快增长。根据SNE Research统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705.5GWh,同比增长38.6%,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可持续的发展阶段。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地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958.7万辆,同比增长35.8%,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占有率达31.6%。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深刻变革以及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实现了快速地发展,带动下游客户对于正极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占比提升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支持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激发全球储能市场需求。2023年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回落,使得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经济性大幅度的提高,有利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据高工锂电统计,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225GWh,同比增长50%。

  围绕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发改委以及各地方政府集中发布相关能源改革政策,叠加储能技术进步及经济性持续提高等因素的催化,新型储能的商业模式日渐成熟。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绿色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快速提升,带动储能电池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 260%,我国储能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206GWh,同比增长58%。未来人工智能大范围的应用带来的算力需求的大幅度的增加,对电力等关键支撑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促进新能源与储能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环节,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寿命、安全性、使用领域等,其在锂离子电池中成本占比最高;同时,凭借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正极材料行业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业内外厂家纷纷加入。目前,动力电池应用的正极材料以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为主。近年来,磷酸铁锂和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持续保持增长。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23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48.3%;2023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65万吨,同比增长1.8%。

  在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兼具安全性能和成本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普遍应用。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21年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已超过三元动力电池,2022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提升至61%,2023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逐步提升并首次超过70%。此外,磷酸锰铁锂作为一种新型的磷酸盐正极材料,有望迎来良好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长久来看,磷酸锰铁锂将与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优势互补,单独或与其他正极材料掺混使用,匹配差异化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带动磷酸盐正极材料市场需求的增长。

  在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材料电池更具优势,因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长循环次数、高安全性而大范围的应用,是储能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2023年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出货量204GWh,磷酸铁锂电池已成为电化学储能的主流路线。储能市场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以磷酸铁锂为主,全球迅速增加的储能市场将进一步带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长。

  在全球电池厂商切换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大趋势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海外市场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从国际主流车企角度,2023年电动化趋势明确,全世界汽车市场电动化迈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通道;特斯拉、福特等多家国际主流车企纷纷导入磷酸铁锂电池,海外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需求将迎来较快增长。

  随着新能源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动力及储能电池出货量迅速增加,锂电池常规使用的寿命有限,在达到使用年数的限制后将进入退役期。从环保角度,未得到一定效果处理回收的废旧锂电池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从经济价值角度,废旧电池中包含的锂、钴、镍、磷等元素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从资源战略角度,锂、钴、镍等相关资源的回收能够有效弥补我国相关矿产资源不足的短板。电池回收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对锂电池回收行业规范要求逐步的提升。根据高工锂电的预测,到 2027年中国锂电池回收量有望达到250万吨以上,电池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公司基本的产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为50.68万吨,出货量自2020年以来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的基本的产品包括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使用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资源投入,在研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果转化经验,与此同时,不断革新研发机制,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也注重研发效率和效益的优化。在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广过程中,与大量优质客户和设备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坚持产品研发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以及市场应用为导向。公司磷酸铁锂产品特点如下:

  1、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通过前驱体颗粒状形貌的控制,以及级配理论的应用,产品压实密度逐步的提升,再结合低杂质含量和高铁磷比前驱体的技术优势,产品比容量高,使产品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持续提高;

  2、高稳定性:公司团队有深厚的正极材料行业质量管控经验,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和改进,以及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入和消化吸收,使产品的稳定性控制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3、高性价比:公司通过工艺的优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在存在竞争力优势区域进行基地布局,物流成本的控制,在产品性能提升的同时,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性价比;

  4、长循环寿命:公司产品在原有一次粒径均匀、结晶度高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碳包覆工艺和进一步控制颗粒一次粒径分布,使得产品内阻低,产品循环性能优异;

  5、低温性能优异:公司产品主要是通过小颗粒的设计以极大提升产品的低温性能,此外,在此基础上,公司也在低温型产品上做了重点研发,通过体相掺杂和碳包覆,极大的提升了材料的电导率,成功研发出了满足低温条件应用的磷酸铁锂产品。

  公司主要是通过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生产的基本工艺的升级改进,一直在优化磷酸铁锂等产品的性能,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获取出售的收益,盈利大多数来源于于磷酸铁锂等产品的出售的收益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最重要的包含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公司依照供应商管理程序形成合格供方名录,根据地理优势、原材料品质、供应商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合格供应商中决定具体供应商。公司采购流程包括采购准备、采购申请审批、采购订货、采购产品到货验收等环节。公司与大型供应商签订合同,通过生产系统排产情况对采购数量进行计划。同时,公司研判原材料市场供需情况及价格变化趋势,采取灵活的采购策略和库存管理模式,逐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实行计划和订单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依托自身生产能力自主生产。公司每年根据当期的运营和销售情况及未来预计需求制定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此外,公司也会按照每个客户的订单情况对具体生产安排进行相应调整。

  公司采用直销销售模式,拥有广泛而高效的营销体系,下游客户包括比亚迪002594)、宁德时代300750)、亿纬锂能300014)、海辰储能、远景动力、瑞浦能源等众多知名锂电池企业。公司在接触到意向客户之后,一般会经过技术交流、样品认证、合同签署、发货回款等流程。

  公司与下游客户合作稳定。由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产品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厂商需要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以便最大限度确保锂离子电池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且上述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后通常较为稳定。

  近年来,我国先后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发展,有利于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巩固持续经营能力。

  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23年中国动力600482)电池市场出货量达630GWh,同比增长超31%,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206GWh,同比增长超58%。高工锂电预计203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899GWh,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围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技术特点,经过研发人员大量的研发试验和生产技术人员持续不断的工艺调试,技术持续迭代更新,已实现量产多个型号产品,并具有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稳定性、超高的性价比、长循环寿命、低温性能优异等优点,同时,公司多项新产品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其中磷酸锰铁锂材料已处于批量试生产阶段,积极推动磷酸锰铁锂的产业化应用。公司产品获得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下游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作为国内产销规模领先的磷酸铁锂产品供应商,在国内磷酸铁锂出货量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降低产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产品性能质量,持续提高市场竞争力。

  公司基本的产品磷酸铁锂性能优越,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和超高的性价比的产品。产品的质量方面,公司磷酸铁锂产品具有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长循环寿命、低温性能优异等特性,同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具有高稳定性。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发磷酸锰铁锂、超长循环磷酸铁锂、更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磷酸铁锂等新产品,打造优势互补的产品体系,满足储能、动力等不同应用场景对产品性能和品质慢慢的升高的要求。产品性价比方面,公司在产品的质量稳定的基础上,探索多维度降本空间,从极致库存管理、采购、技术、工艺、设备、人力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凭借产品性能和性价比的优势,公司的商品市场认可度高,品质口碑良好,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下游客户覆盖广泛,2023年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的企业覆盖了九家。主要客户合作稳定,由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产品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厂商需要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以便最大限度确保锂离子电池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且上述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后通常较为稳定。公司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目前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知名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

  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是支持公司产品性能的关键,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得公司产品具备更为优异的性能。经过多年探索,公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体系,突破并掌握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的关键工艺技术,公司的创新研发管理体系能确保公司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公司格外的重视研发和技术创新,磷酸锰铁锂产品、超长循环磷酸铁锂产品等多项新产品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公司已开发出高性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且处于批量试生产阶段;公司已实现量产超长循环磷酸铁锂产品,并在能耗、品控、自动化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

  依托自身在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制造优势,公司逐渐完备“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产业一体化布局,加强核心环节自制能力,巩固公司行业的一马当先的优势。公司已实现了磷酸铁的全部自供,积极开展碳酸锂加工和锂电池回收业务,进一步提升关键原材料资源的供应能力,降低综合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产品盈利能力,通过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布局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风险,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正极材料生产投资规模大、工艺流程长、技术上的含金量高,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资金实力是其行业竞争力和下游客户采购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凭借稳定的产品性能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基本的产品产销量增长迅速。报告期内,公司磷酸铁锂产品产销量迅速增加,规模优势显现,这也将逐步推动公司长期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主要关键人员均具有多年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领域从业经验,在管理、研发、技术、生产和销售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对该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核心团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公司成立了公平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并通过对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确保公司管理团队稳定、充分激发团队工作积极性,持续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2023年,是新能源行业发展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年,行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驱动、消费复苏等多重因素共同促进下,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形态趋势。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渗透率超30%,已然成为引领全世界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储能领域,2023年以来,多项政策要素推动储能商业模式多元化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化进程提速。依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较 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储能产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正极材料行业,在动力和储能等领域的需求驱动下,磷酸铁锂出货量和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伴随跨界厂家不断涌入和行业“老玩家”加速扩产,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此外,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经历了从近 60万元/吨跌至约10万元/吨的大幅波动,进一步加剧了对正极材料企业经营管理的挑战。

  过去的一年,面对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公司管理层在董事长带领下,围绕战略规划,凝心聚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35,767.10万元,同比下降 3.35% ,主要系产品营销售卖价格下降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062.93万元,同比下降47.44%,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和碳酸锂大幅跌价,导致毛利率下滑。2023年,公司共计生产磷酸铁锂 50.44万吨,同比增长49.6%,销售磷酸铁锂50.68万吨,同比增长56.49%,其中应用在储能领域的产品销量占比已提升至约28%。公司磷酸铁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已连续四年稳居行业之首。

  公司坚持“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一体化发展思路,围绕主业,纵向布局产业链多个重要环节。上游资源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贵州裕能矿业有限公司成功竞得贵州省福泉市打石场磷矿和黄家坡磷矿,目前正加速推进磷矿勘查、探转采等工作进度。磷酸铁前驱体方面,公司已实现全部自供,成本可控,并在工艺稳定性和降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以适配不同基地的生产需求,为产品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正极材料方面,公司依据市场情况,稳步推进云南基地、贵州基地等产能建设,到 2023年年末,公司已有磷酸铁锂设计产能约70万吨,规模化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公司创新研发的超长循环磷酸铁锂、更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新产品,进展顺利,实现用户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持续增加客户粘性。废旧电池回收方面,公司已设立子公司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推动形成产业链闭环,强化对关键原材料的控制,也为未来迎接大规模锂离子电池退役浪潮做好技术、人才储备。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教育培训,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落地。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达35,816.70万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共计75个,其中发明专利12个,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慢慢地加强。研发团队围绕客户差异化需求、行业新技术等开展重点研发工作,研发项目涵盖前驱体、正极材料等关键领域,不断推动创新技术与市场的融合,助力研发成果的转化。

  2023年,公司磷酸铁锂产品销量实现持续增长,全年销量达 50.68万吨。公司不断深化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核心战略客户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亦积极深挖国内一流储能及动力电池客户,加速扩大优质客户基础和着力构建多元化的客户结构。2023年,除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客户外,别的客户销量占比已提升至 23.29%。通过采购-生产-销售联动机制,快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凭借可靠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公司收获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信任,获得了宁德时代“年度优秀供应商”、比亚迪“杰出战略合作伙伴”、亿纬锂能“优秀协同”等荣誉。

  公司定期召开运营分析会议,深度剖析上下业、市场趋势、公司制作经营情况,管理层高效落地各类经营决策,精准调度各基地生产要素,精益化管理成效显著。

  原材料采购方面,持续跟踪原材料价格趋势,把控好碳酸锂采购时点,结合灵活的库存管理策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碳酸锂价格大大跌价带来的损失;其他原材料等则主要通过招标、统一集采等措施,在保证供应质量的前提下,竭尽全力降低采购成本。仓储物流方面,企业成立子公司湖南裕能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全方位提升仓库管理及物流效率,助力实现精准调度。生产设备方面,朝着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方向持续迈进,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单耗、人员用工等成本。品质管理方面,公司始终秉持“质量第一”的生产理念,收严质量管控标准,以实现用户日益提升的品质要求。管理层靠前指挥,深入生产现场,严抓各生产环节的品质和成本管控,通过全面实施成本考核机制,更加精益化管理,鼓励全员降本、稳质、增效。

  公司格外的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地推进落实人才强企发展的策略,强化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报告期内,上百名核心骨干员工参与公司 IPO战略配售,建立了对核心骨干团队的长效激励机制,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相结合,让员工共享企业未来的发展成果。此外,公司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并加强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员工热情参加外部、内部专业培训,持续加强业务知识更新和提升专业技能。

  近年来,碳减排引起各国关注度持续上升,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领域技术持续进步,电动化进程提速,加上智能化趋势明显,全球新能源电池的市场空间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报告期内,中国新能源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大大波动等诸多挑战,但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技术的持续创新、市场需求总量增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优势等影响,预计新能源产业及公司所处的正极材料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世界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领先企业,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正极材料。2024年,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客户为中心,深化产业一体化布局,加强团队建设,精益管理,不断的提高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持续推动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全方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以考核机制为抓手,不断强化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管控,努力提升经营效益和降低综合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严控风险,助力公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机制,加大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助力研发成果转化。

  2024年,公司将继续深化“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产业一体化生态建设,筑牢主营业务根基,为公司未来发展增势赋能。

  公司董事会将确保董事会议、股东大会会议召开、表决程序合法合规,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各项决议,积极地推进董事会各项决议实施,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公司适时推进再融资事项,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将积极落实各监督管理的机构的有关要求,提升信息公开披露质量,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吸引了众多厂商进入行业,导致竞争日益激烈,行业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与此同时,市场之间的竞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进步、成本变化、消费者偏好等。若市场需求出现波动,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及市场占有率形成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把关产品的质量,提升技术水平,稳抓成本控制,通过打造行业内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巩固领先的行业地位形成品牌效应,充分的利用下游客户资源发挥业务拓展能力,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2023年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大下跌,给全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原材料成本占公司产品成本的比重较高,若主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变化或采购价格异常波动,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形成一定压力。

  应对措施:公司及时追踪重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革,通过采购时点研判、优化库存、紧密战略合作、期货套期保值等措施加强供应链管理及采购成本控制,降低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基本的产品为磷酸铁锂,同时也格外的重视磷酸锰铁锂等材料升级方向的研发和产业化落地。如果行业中出现了在储能效率、安全性能、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行业主要技术路线出现重大变化,新的技术路线需要不同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导致公司要进一步构建供应链和生产体系,将对公司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布局各类行业内新型材料的研究,继续推进一体化布局,打造供应链韧性,确保在未来拥有技术储备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与推出新的产品,并拥有一定规模的产能,使公司在行业内时刻保持竞争优势。

关于我们

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0731-85782172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