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销量增长25倍 以旧换新、新国标“密集落地”助电瓶车行业开启“高端局”
日期:2025-01-04 作者: 新闻中心
平阳路的电动两轮车门店一条街上,却是一片购销繁忙景象。某品牌代理商于高平和记者说,自己去年刚转行做起了电动两轮车代理,当年销售过千台,今年更是预计销量增长超过2.5倍,位居当地同品牌代理商前列。从“新人”到“销冠”,在他看来,一系列行业政策的助推,帮助他“入对了行”。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近日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印发实施,叠加新国标、自然替换、智能化技术等因素,市场逐步升温。与此同时,回收处理废电瓶车及其废尚待规范,行业面临新挑战。变化双十一热卖 电瓶车开启“高端局”我国是全球电瓶车生产、消费大国,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动两轮车(电瓶车和超4亿辆,其中电瓶车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有别于传统观念中的短途代步,随着花钱的那群人、应用场景的丰富,和技术的不断推动,电瓶车需求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目前电瓶车市场基本上分为两个赛道,一个是传统赛道,也就是只具备基本的骑行功能,另一个是赛道,除了骑行,还搭载了导航系统、感应解锁等新功能,以及社交圈子等衍生属性,更看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薄宗宝从事电瓶车行业已有十几年,在他看来,行业正在开启一场“高端局”,“传统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今年尤其明显,传统车型的销量下滑了约20%到30%,而智能车则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智能化也在为电瓶车产业挖掘产品价值的主要方向, 据了解,智能电动车的平均客单价在4000元以上,而传统车型的客单价在2500-3000元左右。青岛城阳区平阳路上集聚了各大头部电瓶车品牌门店于旗舰店为例,店内有十多个系列约30款车型,全部为智能车。自2020年开店以来,销量每年成倍增长。”他和记者说,智能车的花钱的那群人主要是年轻人,除了对于智能化带来的便捷骑行体验的关注,这些群体的线上消费习惯也与智能车营销的化基因不谋而合,“从门店数据分析来看,线上下单后到店核销的比例达到40%,而通过线上懂产品后到店体验的比例则更高”。于高平(右)在给顾客介绍车型今年等电子商务平台的部分电瓶车双十一热销销售榜单上,也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趋势。以天猫电瓶车热卖榜为例,等智能车品牌成为销售大户,截至10月31日的更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前十位中,相关智能车型占据了六席。另据了解,2024年双11“抢先购”(10/14-10/21)阶段,九号电动全渠道销售额4.53亿,同比增长392%,包揽天猫、京东、3大平台店铺销售额 TOP1。此外,中高端车型方面,九号电动车在京东、天猫 4000+及20000+价格段电动车销售额方面居首。政策以旧换新、新国标“排队落地” 智能化成新方向今年8月,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推动电瓶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有30余个省份出台细则。这也被认为是推动电瓶车市场需求释放的又一利器。是电瓶车消费大省,电瓶车市场保有量排名全国第二,根据山东省推动电瓶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交回个人名下老旧电动车并换购新车的消费者,可申领不超过600元补贴,补贴时间自各市电瓶车以旧换新服务平台上线日结束。据了解,目前省内等地都已经陆续发布了细则。消费者小杨和记者说,自己目前的智能电瓶车已经使用了将近四年时间,通勤是主要应用场景,而续航是他的主要换新需求,得知后,他算了一笔账,旧车折旧加上补贴,能节约近千元,如果还能获得厂家让利,则可以省下更多。所以他正在多方对比,争取借助以旧换新政策,拿到同等性能的至低价格。事实上,针对电瓶车的国家政策近年来能够说是密集出台。除了着眼于消费端的以旧换新,在供给端,我国先后制定发布了多项电瓶车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并持续完善。其中,《》(GB 43854—2024)等三个“新国标”,即将于2024年11月1日实施。此外,最新修订的《》已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与以上3个标准相互衔接,共同组成完整的电瓶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电瓶车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着眼于电瓶车违规篡改诱发交通安全事故,以及生产企业产品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等行业痛点、堵点,政策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面持续加力。居民区的电瓶车存放处“随着电瓶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和新国标的推行,电瓶车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许多早期的电瓶车存在安全风险隐患,通过以旧换新,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这些隐患,提高骑行安全和消防安全。另一方面,更换符合新国标的新型车辆,不仅提升了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还刺激了市场需求,释放了更大的消费潜力。此外,政策“组合拳”还将带动整个的升级。包括充电设施、蓄电池技术、相关研发投入等方面。例如,新国标电瓶车通常配备更先进的电池技术和智能系统,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还推动了有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挑战:电瓶车废旧锂电池回收亟待“换新”电瓶车蓄电池主要包含和锂离子蓄电池两大类。这两类废蓄电池如果拆解处理不当,将会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此,《实施方案》要求,对于以旧换新过程回收的电瓶车废蓄电池,均应交由合法且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规范拆解处理。同时,全国电瓶车全链条整治专班也于近日下发通知,各地应及时公布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回收企业名录。“以前,门店为了服务客户,也会对换车客户提供一些回收旧车的服务,但回收价格和渠道没有统一规范,基本是按照废品收购的价格来结算。这种做法不仅不规范,还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尤其是锂电池回收,缺乏正规渠道。”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相比传统的,锂电池由于轻便耐用,成为不少智能电瓶车的“标配”,但与此同时,回收体系标准规范方面,锂电池尚不完善,滞后于铅酸电池,这也导致锂电池的回收一直存在安全“盲点”。用于电动两轮车的铅蓄电池和锂电池在一些门店,由于规模较小,没有专门的仓库存放回收物品,为了安全起见,通常会随收随出,依赖上门回收。但对于回收商的资质和处理渠道,大都并不清楚。在回收价格这一块,不一样的电池也不一样。铅酸电池方面,一台车四块12V/12.2Ah的电池,回收价在130元左右,一块电池30多元,容量大的会贵一些。而锂电池由于原材料近年来波动剧烈,导致回收价格十分不稳定,一块25Ah/48V的锂电池,往年能够达到200多元,但今年回收价格显而易见地下降。有的回收站点则直接“按斤收”,一块锂电池价格几十块,甚至十几块。“目前,锂电回收整体上还比较粗放,缺乏有序和规划的解决方法。这种现状不仅对环境能够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产业的高效循环。”张毅分析认为,电瓶车以旧换新政策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为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随着电瓶车保有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废旧蓄电池的回收需求在迅速增加,政策规范之下,有助于推动回收技术优化、循环产业链升级。事实上,各地针对于锂电池等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革新也在不断出新。近日,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北辰先进循环技术研究院真正开始启动,运营方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是一家针对新兴起的产业废弃物(如退役机组、燃料电池等),提供低碳绿色循环利用技术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其中,在锂电池回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解决了行业内的多个“卡脖子”问题。“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着火,而在分解过程中更是如此。我们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确保了电池回收过程的安全性。”负责人张涛和记者说,技术是解决回收痛点,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随国家“双碳”战略推进,以及政策层面对于锂电池回收的不断规范,无疑也将助力像他们一样的科创型企业获得更多技术输出的机会。据介绍,研究院依托自主研发的安全破碎技术、,共同研发绿色低碳的数字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大众新闻·风口财经首席记者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