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7-13 作者: 锂电机架式UPS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风口。瞄准万亿级“黄金赛道”,一场新的区域排位赛已然打响。而在储能的众多技术路线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具备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常规使用的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在新型储能的装机占比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今年以来,广东迎来多个锂离子电池相关储能项目——星源材质投资200亿元的锂电池隔膜项目在佛山南海开工;赣锋锂电在东莞启动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规划生产10GWh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品;比亚迪电池、鹏辉能源、欣旺达、德赛电池、贝特瑞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纷纷布局……
然而,在锂电储能项目“火热”的投资下,不少业内人士也纷纷开始“冷思考”:锂电储能产业是不是已经过剩?对于很多风口上的企业来说,怎么样应对锂电行业重资产、周期性的挑战?瞄准万亿级目标的广东,又应如何通过合理地布局、错位发展,穿越“锂周期”?
佛山南海区狮山镇,我国首个大型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项目工地一派繁忙,该项目预计今年底全面投产。作为锂电隔膜生产制造的重点建设基地,佛山锂电池储能产业“蔚然起风”。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佛山锂电池产量增长63.5%,成为同期佛山增长幅度第二大的主要工业产品。
东莞麻涌镇,赣锋锂电的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已动工开建。集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锂电隔膜生产制造基地等布局于一身,东莞正鼓励新型储能企业瞄准全固态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等前沿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
在当下全国各大工业城市争先竞逐的新型储能赛道上,锂离子电池由于具备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常规使用的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在新型储能的装机占比高达90%以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今年以来,从珠三角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地都在争相布局锂电储能上下游产业链。
在湛江坡头区,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车间里,石墨矿石经过了多道工序的处理,变成锂电池的重要负极基础材料——球形石墨。韶关则已相继签约落地盛祥6万吨锂电池拆解项目、东阳光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重点建设正极材料集聚区,以及铜箔、铝箔、聚偏二氟乙烯膜等辅助材料集聚区。
不仅仅是广东,在全国各地新建的新型储能项目中,绝大部分也是锂电池项目或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委员会(CNESA)统计,截至2022年底,国内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其中,锂离子电池作为最成熟的新型储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中占比超九成。
记者梳理上市公司的基础信息时发现,储能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多同时主营储能系统和电池业务。几乎所有头部锂电企业都很看重储能电池市场,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其中,大部分储能电池企业集中在广东和北京,这两地企业注册数量最多。
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很多电池企业都把储能称为“第二增长曲线”。“但是到底能不能成,断言还为时尚早。现在能看到的是,产能过剩下的贴身肉搏价格战已经打响。”一名锂电储能企业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锂电池行业在经历快速地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锂电储能项目也会面临同样的局面吗?
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今年以来,储能电池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电芯循环性能提高,让电化学储能系统经济性更加凸显,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刺激了市场需求。
彭博新能源财经最新发布的《全球能源存储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球的在线.5GW的20倍以上。由于锂电技术的持续进步,电化学储能的经济性逐步凸显,慢慢的变成为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的主要动力。
另一方面,蒸蒸日上的背后同样暗流涌动。随着行业龙头加速扩产,风电、光伏企业纷纷“杀入”,储能新势力日渐崛起,跨界企业加速入局,使得储能电池赛道的竞争正在加剧,产能过剩的信号愈发明显。
“2023年以来,储能产业‘大干快上’的产能布局正在引发‘过剩危机’。”高工锂电的最新分析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已有100多家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推出储能电池(含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储能逆变器方面的项目规划,计划投资金额超过5700亿元,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规划建设产能超过1.5TWh(即1500GWh)。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尤其是二季度,虽然储能市场需求依然火热,但在碳酸锂等产业链价格下行周期下,再加上行业扩产潮,储能电芯价格同样呈下滑趋势,中标价格不断下探。
根据安信证券发布的储能行业月度跟踪报告,2023年8月31日磷酸铁锂方形储能电池报价0.574元/Wh,相较年初降幅高达40.6%。
对于很多风口上的企业来说,当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考题是,怎么样应对锂电行业重资产、周期性的挑战。
“储能正在加速迎来‘T’时代。这不仅是行业规模在迈向TWh时代,同时也是‘淘金时代’与‘淘汰时代’的加速到来。”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说。
“每一个火热的行业发展到顶点后,市场都将面临产能过剩,‘洗牌重组’,大浪淘沙之后,只有真正拥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才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储能赛道拥有一席之地。”鹏辉能源总裁甄少强说。
为避免产能过剩,错位发展是一大关键。今年以来,广东先后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储能产品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便特别提出“优化锂电池产业区域布局”。
比如,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以肇庆、江门、珠海、中山为重点建设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以佛山、韶关、江门、清远为重点建设正极材料集聚区;以深圳、惠州、东莞、湛江为重点建设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以珠三角为核心,韶关、汕头及深汕特别合作区为支点建设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集聚区等。
除了优化产业布局,广东还提出,在关键材料生产、工艺装备产业化水平、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提升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全气候储能锂离子电池,多维度提升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和经济性。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从长远来看,伴随着未来有关政策配套的完善,储能商业模式的逐步成熟,产业必将会加速从“成本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最终考验的还将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
感受到市场的变化,企业正在破局。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具性价比的长循环和高能效的大容量电芯,正在成为鹏辉能源等储能电池厂商重点研发的产品,储能电池产业正在走向专业化深水区。进入2023年,鹏辉能源推出钠电产业化技术、凝胶阻燃电解液技术、正极新型材料S24技术,全方位提升电芯性能。
在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张朝粤看来,差别化是应对产能过剩的唯一手段,走向高端市场是差别化产品的最有效市场。该公司近期在推进磷酸铁锂全极耳大圆柱产品,以适应家庭储能市场的需要。
除了在技术上不断精益求精,不少储能企业也在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点。近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瑞浦兰钧等企业频频签下海外储能大单。比亚迪储能已与国内外众多能源伙伴建立了深度合作,储能解决方案大范围的应用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全球400多个城市。
“全球储能市场正迎来激烈的竞争,我们尤其要关注储能行业的新国际标准,热情参加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才能抢占主动权。”张朝粤说,今年8月《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除了要以过硬的、差异化的产品的质量作为基石,我们更要关注海外市场对产能本地化部署、碳足迹追溯等要求,以更高标准来应对全球储能市场的严苛要求,如此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