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4-29 作者: 锂电机架式UPS
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成为新兴势力,同时也遭遇海外市场诸多挑战。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遭遇土耳其加征一定的关税、欧盟新环保政策要求及反补贴调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及FOEC细则等多方面影响,这些政策或事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扩张带来挑战与机遇。中国车企加快了海外收购、投资并购、海外建厂步伐,注重本地化生产、运营能力建设,由单纯的“出口贸易”向“海外经营”转型,朝着全球化发展更进一步。有研究机构觉得,2024年将是中国汽车出口放量年,国内各大车企均已提出海外市场布局并积极地推进旗下品牌出海进程。随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系列及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实施,2024年汽车市场将会促进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
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升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的新趋势,智能装备及数字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汽车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和资源要素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形成以科技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数实融合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高效能、高质量的集群化方向发展,有效引领带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也为汽车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汽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建设智能工厂,意味着对装备集成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柔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益化与绿色化为建设目标,提供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装备集成商将成为智能工厂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提供智能制造装备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更应把握制造过程数字化这一核心环节,针对转产、扩产,线体改造等制造升级需求,提供可落地的数字化服务,软硬一体赋能汽车电动化转型。
中国汽车品牌在2023年出口量上取得显著成绩,充分展示了中国品牌汽车的国际竞争力,也反映了中国汽车制造装备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强大支持能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国内车企出口将进入普适性放量阶段,并且逐步从“本土造全球卖”过渡到“全球造全球卖”,汽车制造智能装备集成商迎来全世界内的新机遇。
根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明显提升,市场满足率超过70%;要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加快新能源汽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仿真、管理、控制等核心工业软件开发和集成,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支持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示范平台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和汽车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将保持增长态势,装备集成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及电化学储能的广泛应用,锂电池产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根据GGII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707.2GWh,同比增长42%,中国动力600482)电池装机量占全球份额59%;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225GWh,同比增长50%,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206GWh,占据全球份额91.6%。就国内市场来看,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随着锂电池产销规模的持续扩大,锂电池回收成为实现锂电池绿色低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在锂电池循环产业链中,废旧锂电池首先进入梯次利用环节,通过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应用于①发电侧/配电侧/用户侧储能、通讯基站后备电源、家庭/商业储能、分布式发电/微网等;②工程机械、低速电动车、物流车,城市环卫车、农机、无人机等等。其次进入再生利用环节,通过拆解、破碎、湿法冶炼等方式从废旧锂电池中提取钴、镍、锰、锂等重要资源,实现锂电池循环及电池材料再制造。从生产环节来看,锂电池回收作为电池材料的有效补给,有效回收高价值金属有助于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从环保角度来看,锂电池回收是妥善处置废旧锂电池的有效方法,能够降低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的损害;从资源角度来看,废旧锂电池循环再利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能够增加资源供给,关乎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2023年,随着正规企业间“联盟”的逐步建立,废旧电池逐渐落回正规渠道。根据GGII统计,国内全年实际回收量为62.3万吨,其中三元锂电池及废料为24.9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废料为36.3万吨。更多回收公司开始建立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线,锂回收率的提高以及磷酸铁回收技术的应用,有望逐步提升经济效益。从竞争格局来看,排名前十的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为62.3%,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ESG理念深入、能源危机、各国政策导向驱动,锂电池回收利用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蓝海赛道。2023年6月,美国能源部宣布提供超过1.92亿美元用于从消费品中回收电池,美国还成立电池研发联盟,并延续了始于2019年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奖”。2023年8月,欧盟《新电池法规(EU)2023/1542》正式生效,新法案涵盖电池生产、使用、再利用和回收各阶段,重点涵盖碳足迹披露、电池护照、可再生原材料比例等强制性规范,对电池全产业链实施更全面的监管。《新电池法规》是首个以法规形式针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对全球锂电池行业有深远影响。我国作为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长久来看《新电池法规》有望带动锂电池产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推动国内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内锂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锂电池产业链在欧盟的本土化布局和国内车企海外产能布局,进而整体推进行业低碳转型和提升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能力。
2023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原则上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装机的动力电池回收主体责任,电池生产企业承担直接销售至市场的动力电池回收责任,梯次利用企业承担生产的梯次利用产品回收责任;鼓励电池生产企业优先使用再生原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中使用获证梯次利用产品。
研究机构EV Tank预计到2030年,随着大量的汽车动力电池进入到回收利用环节,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602.8万吨,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动力电池“退役潮”接踵而至,未来随着政策规范、回收渠道完善、技术不断革新,锂电池回收产业将迎来高速成长阶段,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竞争中占据关键优势。
做大做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对推动我们国家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长期重要意义。一方面,人形机器人有望在重复机械劳动和高危工作环境下对人力形成有效替代。通过解放人力、优化社会劳动分工,有望缓解我国长期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社会整体产出效率、质量、福利保障;另一方面,以人形机器人为发展契机,逐步提升我国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攻克及自主研发、配套服务能力,扶持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打造多个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构建和培育完整产业链,有望开拓高端制造新模式,带动多学科技术进步,引领制造业与服务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升我国总实力,在全球相关领域竞争中取得和保持优势。
2023年 10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总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丰富,相关这类的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新引擎。
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300832)、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建议》,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突破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形机器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产业新赛道,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的技术,具有巨大发展的潜在能力,将对社会产业变革和全球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开启发展新纪元。
政策利好交叉融合创新正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高水平发展创造空前机遇,国内高校人形机器人技术先驱技术迭代迅速,国内科技公司人形机器人百花齐放,产业生态正酝酿全维度跃迁。2023年,技术进步与资本不断涌入,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重要力量,国内外一批代表性企业持续开展产品迭代,成功拓宽应用领域,依托先进的技术、卓越的产品及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市场层面,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已逐步进入商业化可靠性验证环节,部分企业陆续进入整车制造场景落地测试,产业化持续加速。
根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超百亿,达到104.71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192.46亿元。人形机器人正在迈入千亿市场规模,引领下一次的工业革命到来。随着AI技术加速进步、硬件配置的改善、供应链的扩张和深化、成本显著减少,以及特殊作业和制造应用需求的提高,将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然而,人形机器人在关键技术层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其发展还存在多重挑战。平衡能力、续航能力、智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五大世界性难题。未来,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将集中在商业化落地验证、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核心技术重点攻关三个方向发力。我国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又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广阔的产业应用场景。中国人形机器人在政策、资本和技术多维度赋能下,市场潜力有望加速释放。
公司立足于“诚信、勤勉、创新、共赢”的企业价值观,围绕“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愿景,聚焦两大主业发展:以汽车智能装备业务为核心、叠加人形机器人赋能的智能装备产业,以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为核心的锂电池循环产业。
智能装备业务为公司的立业之本,以汽车智能装备业务为核心,提供汽车整车制造装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维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有以柔性输送系统、自动化装备系统、智能检测系统、智能物流系统为核心的汽车总装生产线系统,以工艺设备、输送设备及电控系统、智能中控系统为核心的汽车涂装生产线系统,车身自动化储存系统、远程故障诊断分析与预测维修等。主要客户包括理想、赛力斯601127)、比亚迪002594)、蔚来、特斯拉、宝马、奇瑞、长安、沃尔沃、福特等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随着全球电动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国内外汽车智能装备需求迅速增加,对汽车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将与行业龙头合作开展适用于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生产制造及落地应用,同时结合公司在汽车制造智能装备领域积累多年的技术及经验,搭建专业算法团队开发汽车制造工艺算法,助力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应用,形成工艺算法、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产线等集成应用的新模式,为整车生产公司可以提供全套完整的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助推汽车产业链柔性制造协同发展;结合人形机器人技术转型升级,未来重新定义传统工业制造,从工业自动化向智能柔性化、无人化、AI智造转变,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工业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循环装备业务包括循环装备业务及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务。循环装备业务以控股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专注于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业务涵盖废钢加工装备、报废汽车拆解装备、锂电池破碎装备、有色金属分选装备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设备与服务,下游客户包括大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废钢加工公司、报废机车回收拆解企业等。
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务以子公司宁波回收为核心开展,围绕宁波及周边地区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已形成“回收-精细化拆解-分选-核心零部件再制造”的产业链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报废汽车无害化、资源化、高值化处理。
公司重工机械业务主要是做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风力发电、塑料机械、船舶动力等下业提供铸件产品配套。基本的产品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用轮毂、底座、轴承座、行星架等,主要客户包括GE能源、恩德能源、远景能源、西门子歌美飒等国内外风电行业巨头。公司重工机械业务核心子公司江苏天奇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达7.5万吨,拥有铸件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毛坯铸造、机加工到表面处理的全套生产能力,已通过ISO9001、ISO14000和ISO45001等管理体系认证,已取得CCS中国船级社工厂认可、LR英国劳氏船级社工厂认可、TPG(交通运输及能源行业)特殊工艺认证。
锂电池回收:公司围绕六大渠道(电池生产商、电池应用商、电池银行、社会资源回收商、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互联网及C端)积极开展国内外锂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深度绑定整车厂、电池厂等重要资源渠道,通过合资共建回收产能、产能包销业务合作以及打造“服务+回收”业务模式等多样化的创新商业模式,构建覆盖国内+海外市场坚固的产业合作联盟,共建锂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圈。
梯次利用: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子公司天奇新动力300152)为工信部认可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梯次利用企业,专注于锂电池再制造、再利用产品与服务,聚焦轻型动力、通讯备电、重卡换电等梯次利用关键场景,为动力端、储能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再生利用: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核心子公司天奇金泰阁深耕锂电池资源化利用行业二十余年,为工信部认可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再生利用企业,专注于三元锂电池及铁锂电池再生利用,基本的产品包括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磷酸铁等,能够循环制造为电池材料。目前已建成投产10万吨废旧锂电池(5万吨三元及5万吨铁锂)处理规模,并正在扩建10万吨铁锂回收处理产能。回收率水平位居行业前列(钴镍平均回收率达98%,锂平均回收率达92%,磷酸铁平均回收率达95%),具备实现锂电池全部金属提取工艺,具备较高柔性化生产能力,产品系列化程度、产品的质量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已实现锂电池元素再生全流程碳足迹可追溯。
公司装备业务(智能装备、循环装备、重工机械)对外采购最重要的包含设备材料采购、工程分包、劳务采购等,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采购中心依照订单情况确定采购计划并编制采购订单,根据采购/分包的详细的细节内容、性质、规模、复杂程度等,通过询价、比价、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确定供应商或分包商。公司及子公司大额采购订单由采购中心统一执行,负责询价、招标、采购等工作,通过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能力等要素选择正真适合的供应商。生产模式主要是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公司产品为定制化的大型非标装备,因各个客户对产品规格、性能等要求存在比较大差异,公司依据合同的定制要求做产品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生产计划。公司装备业务主要是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销售团队在承接项目前与客户充分交流,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制定项目规划方案及技术方案;结合客户预算、项目成本等因素制定项目报价并参与客户组织的招标,中标后签订技术协议及商务合同;签订合同后机械、电气技术人员分别细化设计的具体方案并投入生产(根据实际生产计划情况确定自行生产、外协加工、整体外包)。公司装备业务实行项目制管理,项目实施需经过设计、生产制造、发运、安装调试、验收及售后服务几个阶段,项目组根据合同约定时间确定项目推进计划,跟踪协调项目现场、企业内部制作、外协外包及项目整体进度把控(包括货物发运、安装调试、验收及售后服务);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远程诊断系统向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收集客户反馈,同时持续追踪客户的真实需求,进一步增加客户粘性。
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采用采购直销或受托加工两种方式。采购直销:采购部门考虑生产需要、实际库存情况及对市场情况的预判在市场采购电池废料。梯次利用环节采购价格参考市场行情变化,元素再生环节电池废料按照钴、镍、锂金属市场行情报价及市场约定的采购系数确定。直接销售业务由销售部门负责市场及客户开发,经客户审厂、样品认证等一系列程序,就具体产品规格型号、采购数量提供报价,按照每个客户需求签订销售合同及订单。受托加工:客户提供主要原材料,公司按照客户要求代为加工成相应产品并收取加工费,加工费参考市场行情并结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品质及回收率水平与客户协商而定,产品可回流至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内,形成真正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
2023年,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坚定围绕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布局,聚焦两大主业发展,深化市场开拓及渠道建设,积极应对市场环境挑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1,620.26万元,同比下降 16.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498.40万元,同比下降309.91%。智能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3,574.18万元,同比上升6.64%,毛利率14.74%;锂电池循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3,017.91万元,同比下降39.25%,毛利率-9.90%。
1、智能装备业务:深耕国内市场,持续发力海外市场;立足总装业务,扩增涂装业务;推进工业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订单充足,订单履约进度加快,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提升6.64%。智能装备新签订单合计21.57亿元,同比增长39%。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推动,国内外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性开支周期:国内新能源车企持续快速扩产;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产能大规模扩增,海外头部车企积极更换原有产线或新建产线以投入新能源车型生产,国内车企陆续出海建厂,国内外汽车智能装备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公司汽车智能装备业务规模稳步提升。
分区域来看,2023年,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国内项目订单约15亿元,占比75%,实现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奇瑞新能源、华晨宝马、蔚来汽车等多个重大项目履约或交付;新签海外项目订单 5.1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1056.45%,海外订单占比25%,成功斩获福特、宝马、沃尔沃、Vinfast等多个欧美市场重大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与国际领先的涂装设备供应商GEICO共同出资设立天奇杰艺科涂装工程技术(无锡)有限公司,天奇杰艺科将基于前沿涂装技术,叠加智能化、数字化先进技术赋能,为客户提供电气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涂装装备解决方案。基于GEICO在国际涂装装备领域的优势与资源,结合公司在国内总装装备的行业资源及技术优势,共同深耕全球汽车制造智能装备市场,助力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快速形成“国内+海外”“总装+涂装”的发展布局并占领市场优势地位。
随着全球电动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国内外汽车智能装备需求快速增长,对汽车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公司联合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合资成立无锡优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优奇机器人将专注于工业人形机器人的本体研发、生产制造及落地应用,率先打造适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的人形机器人整机,未来还将逐步拓展至汽车零部件、3C、智慧物流等其他智能制造领域及应用场景。同时,基于公司深耕汽车制造智能装备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公司筹备算法团队开拓汽车制造工艺算法,形成工艺算法、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产线等集成应用的新模式,为整车生产企业提供全套完整的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推动公司智能装备领域市场客户存量协同及增量拓展,助推汽车产业链向智能柔性化、无人化、AI智造转变。
2023年,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回收各类形态电池废料合计约14,591实物吨,相当于约2.6万余吨动力电池包。2023年,锂电池行业增速节奏放缓,下游企业去库存速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且钴、锂、镍等主要金属价格全年持续下行,受此影响,公司锂电池回收业务经营亏损及存货减值。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执行最优库存策略,扩增“废料换新料”代加工业务规模,拓展长协采购、长协销售,同时积极破局海外渠道,缓解国内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
报告期内,子公司天奇新动力成功入选第五批次白名单企业,聚焦轻型动力电池维保、再制造方案与服务,与头部工程机械企业合作开发梯次电池整包利用解决方案,持续研发梯次电池BMS及电池包检测算法,以充分掌握电池状态与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梯次电池的灵活利用。
报告期内,天奇金泰阁年处理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处理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正式形成三元、铁锂双线并驱的生产规模,年末已启动二期扩产项目(年处理1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项目)的建设。同时,电池级磷酸铁产品经过多轮送样,已正式获得客户认证实现批量销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锂电循环业务的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天奇金泰阁电池级碳酸锂产品通过广州期货交易所交割品检测,钴、镍产品均通过RMAP认证,元素再生全流程实现碳足迹追溯,契合了电池厂、新能源车企应对《欧盟新电池法案》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新规范需求。
公司持续深化锂电池回收渠道布局的广度与深度。报告期内,公司主导搭建的国内首个锂电循环产业互联网平台“锂++”()正式上线,推动废锂电池收集、仓储、运输、梯次利用、拆解处理、再生利用产业链融合和规范化运作,探索锂电池回收领域的新模式。公司持续推进与富奥股份000030)(一汽集团下属公司)、三井物产、
Stellantis集团旗下品牌玛莎拉蒂、湖北生态等多个渠道战略合作。2024年4月,公司与中国长安、长安汽车签订《合资合作协议》,三方拟共同投资合作开展电池再利用业务,目标打造西南地区领先的电池回收标杆企业。
公司持续围绕六大渠道积极开展国内外锂电池回收体系建设,以整车厂、电池厂渠道为核心,以股权合资、战略投资、产能包销等多种方式绑定重要渠道资源,建立坚实的产业合作联盟,融入“服务+回收”的创新理念,构建覆盖全球市场的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生态圈,助力锂电池企业及新能源汽车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愿景,聚焦智能装备(汽车智能装备及人形机器人)、锂电池循环两大主业发展,推进工业人形赋能汽车制造装备,深化锂电池回收渠道布局,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积极推进产业整合,深化与湖北生态、Stellantis集团等战略伙伴合作;进一步释放子公司股权,加速处置低效闲置资产,审慎管理投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募集资金3亿元,用于扩增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能及补充流动资金,为公司两大主业发展提供充足现金储备,有效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
公司高度重视优秀管理团队的搭建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断完善、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拓宽引才渠道,打造高效的管理运营团队。报告期内,天奇研修院成立并结合外部专业力量全面启动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了管理人员素质模型,针对基层管理、青年骨干、中层管理、高层及后备人才,举办了4期管理人才培训班并组织了17次管理提升培训,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后备力量,建立健全核心员工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公司围绕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前端聚焦汽车制造智能装备,叠加工业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并着力开发汽车制造工艺算法,助力工业人形与产线协同作业;后端布局汽车后市场循环产业,并聚焦锂电池循环业务。凭借深耕汽车装备领域多年积累的客户及行业资源,公司积极整合现有整车厂客户、汽车后市场合作伙伴等多方资源,以创新商业模式深化锂电池循环渠道建设,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多方共赢;公司基于在智能装备、循环装备领域积累的装备技术优势,赋能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自主研发废旧锂电池物理破碎绿色环保工艺技术解决方案,成功打造智能化、绿色化、低能耗、高效率的锂电回收行业标杆工厂。
公司坚定全球化发展方向,两大主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公司智能装备业务于2006开拓国际市场,与国际主流整车厂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已在美国、日本、波兰、德国、匈牙利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项目现场实施及管理、客户接洽及项目开发。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积极布局海外渠道建设,与海外资源方合资共建锂电回收产能。公司未来将整合资源,加速出海,建立本地化运营及管理团队,驱动全球化战略的有效落地与持续推进。
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深耕汽车制造装备领域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及领先技术;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核心子公司天奇金泰阁深耕锂电回收二十余年,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及优势技术。公司始终坚持技术研发与工艺创新,通过联合开发、技术成果转让、共建研发中心等多种合作模式,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一系列产学研项目,不断推动公司技术服务创新及优化,全面提升公司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物流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行业政策研究、市场调研分析、工艺和装备的改进和优化、电池回收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以及研究成果的市场化及产业化。
公司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在日常业务合作外,还通过股权绑定、战略投资、产能包销等方式与客户构建更坚实的产业合作联盟,助力客户打造领先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引入Stellantis集团战略投资子公司天奇欧瑞德,基于双方在锂电池回收领域的业务合作,开启汽车后市场循环产业深度融合;公司与优必选科技合资投入工业人形机器人
领域、公司与GEICO合资开拓国内涂装装备市场均是以装备业务合作为基础,以资本及产业融合为纽带,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公司围绕“致力于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愿景,继续深耕智能装备业务,加速推进工业人形落地应用及汽车制造工艺算法开发;持续提升锂电池循环业务盈利能力,深化电池回收渠道布局的广度与深度,打造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循环生态。两大主业协同并进,着力打造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深化全球化经营布局,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立志成为全球智能制造与循环经济领域“技术先进、质量过硬、服务可靠、产业链完整”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助力客户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转型升级。
智能装备:深耕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把握国内新能源车企出海建厂的项目机会,重点攻克重大项目,实现总装与涂装双向拓展;持续追踪海外市场情况及客户的真实需求,积极寻求海外项目机会,加强与国际头部车企的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深化海外市场业务及合作伙伴开发;提升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行设计、制造标准化,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制定降本增效的考核及激励方案,强化内在发展活力,提升经营质量。
工业人形机器人:加快人形机器人在汽车总装车间实景训练进度,加速实现阶段性目标技能;成立算法研发团队,基于现有总装装备技术与人形机器人本体算法,进一步研发汽车制造工艺算法,最终实现面向总装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工艺算法、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产业等集成式应用平台。
锂电池循环:持续提升工厂端能力,通过技术迭代、工艺改善等多方并举持续优化生产成本;加强碳排放管理及碳足迹追溯,实现企业及主要产品碳足迹认证;深化回收渠道建设的广度与深度,以股权合资、战略投资、产能包销等多样化的方式及创新商业模式,联合多方优势资源,构建坚实的产业合作联盟;加速推进与整车厂、电池厂合资工厂按计划落地投产,积极探索海外建厂及业务合作的实现路径;释放子公司股权,引入产业资源战略投资,增强流动性储备并扩充业务发展资源。
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处置闲置低效资产,审慎管理投资风险,强化现金流管理,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财务稳健性。
公司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把技术研发与工艺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重要位置。公司将重点围绕汽车智能装备、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追踪客户需求优化现有产品及服务,聚焦行业痛点、难点和重点,推进前瞻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创新;基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天奇锂电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优势,积极开展技术项目研发,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增强公司技术优势,牢固企业发展的“护城河”。
公司将积极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及全面有效的薪酬管理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直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公司坚定全球化业务布局,积极寻求两大主业出海业务机会及产业合作。地缘政治、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等多因素叠加,全球宏观经济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不稳定、政策变化或调整、技术迭代或需求不足可能影响公司海外业务发展。公司将密切追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行业发展趋势,加强与客户、供应商的合作沟通,深耕国内市场,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建立和完善海外本地化运营及管理团队,强化技术工艺优势,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
公司智能装备板块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市场价格竞争加剧,欧美市场因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政策变化调整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导致车企压缩成本资本开支,影响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公司持续追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及客户的真实需求,提升装备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融合工业人形机器人、AI算法等新兴技术手段及载体,为客户提供智能化、低碳化的汽车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与服务。随着各国政策法规相继出台,锂电池回收产业备受关注,资本、人才高度聚集,新建产能相继落地而退役量未到高峰,行业洗牌及竞争加剧。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锂电池行业产能大量落地而导致供需错配,进而导致电池回收产业下游需求不足的市场情况。公司将适时调整业务模式、优化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工艺水平,提升盈利能力;深化回收渠道建设,建立稳定的供应网络,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装备类业务主要原辅材料为废钢、生铁、树脂等大宗商品,原辅料价格受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居高不下。公司通过加强对原辅料价格走势的分析、预判,进行中远期预判及调整采购策略;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内部挖潜、工艺优化,尽可能降低原辅料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原料为各类废旧锂电池(含电芯、极片、粉料),原料采购及产品销售价格均与市场价格联动,深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环境、下游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锂电池再生利用业务盈利情况存在不确定性。报告期内,以碳酸锂为首的基本的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严格执行最优库存策略,扩增代加工业务规模,开发长协采购、长协销售业务,稳定公司正常的经营利润,持续国内外回收渠道建设,形成多样化稳定的供应网络,提升抗风险能力。
公司海外采销主要以美元、欧元结算,随着海外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经营情况将受到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拟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通过锁定汇兑成本,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财务损失。
“年”和“年度”傻傻分不清楚!倍轻松、杭州银行、启明信息等公司信披出错,审计机构涉及天健会计师、普华永道等
已有4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263.71万股,占流通A股19.45%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3.22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2712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6.65%,股份类型: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