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相关68项!工信部发布锂电池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日期:2023-12-17 作者: 成功案例
12月6日,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本次共公示542个标准项目其中在分类储能电池中,有63个拟制定、制定中和已发布的行业标准。
其中覆盖了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轨道交通式储能、移动中心储能等类型的标准。
政策明确,储能型锂离子电池是服务于新能源储能、通信储能、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应急储能等领域服务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标准主要规范固定式电子设备、电力储能等储能型锂离子电池有关要求和测试方法。
拟制定的国家标准包括: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术语、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型号命名与标志要求,便携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源技术规范,电能存储系统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规范,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等。拟制定的行业标准包括:锂离子电池储能成套装置运输要求,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退役运输要求,分布式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性能规范,分布式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要求通用规范,分布式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通用规范,分布式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功率控制管理系统通用规范,集中式充电站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通用规范,集中式充电站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要求通用规范,集中式充电站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通用规范,集中式充电站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功率控制管理系统通用规范等。此外,在电池回收部分,锂离子电池梯级利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也处于拟制定状态。同时,针对碳足迹计算方面,锂离子电池碳足迹计算方式等标准也处于拟制定状态。政策提出,到2028年,锂离子电池标准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实现产业基础通用标准和重点产品质量标准全覆盖。原文如下: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标准对锂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规范作用,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我们组织相关的单位编制完成了《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
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填写《征求意见反馈信息表》(见附件2)发送至(邮件主题注明:锂离子电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反馈)。
锂离子电池是支撑新型智能终端、电动交通工具、新能源储能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电子基础产品。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蓄能电池,对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在产业界一起努力下,我国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建成了从上游关键材料到电芯制造、电池组装、设备制造的完备体系。2023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超过43%,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到6000亿元。按正极材料划分,锂离子电池产品最重要的包含三元型锂离子电池、磷酸亚铁锂型锂离子电池、锰酸锂型锂离子电池、钴酸锂型锂离子电池。按应用领域划分,最重要的包含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其中,消费型锂离子电池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平衡车、无人机等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是为电动汽车、电瓶车、电动飞机、电动船舶、电动叉车、电动手钻等电动装置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型锂离子电池是服务于新能源储能、通信储能、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应急储能等领域服务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最重要的包含上游的锂离子电池矿物原料(镍、钴、锂等)、锂离子电池二阶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中游的锂离子电池一阶段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电芯制造、系统集成及锂离子电池关键设备,下游的锂离子电池应用及资源综合利用。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包括电池设计、选材、制造、封装、运输、存储、安装、应用和回收几个阶段,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和生命周期见图1所示。
(一)总体思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建设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深入落实《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围绕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构建,以适应发展需求、助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促进高水平开放为目标,逐步加强锂离子电池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推进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标准制定,助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到2028年,锂离子电池标准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实现产业基础通用标准和重点产品质量标准全覆盖。推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应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完善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完成120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充分的发挥标准在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中的引领性和规范性作用,进一步满足锂离子电池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求。
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最重要的包含基础通用、材料与部件、制造与检测、电池产品、回收利用、绿色低碳6大类、25个小类(见图2)。
主要包括术语和命名、运输、安装维护等。术语和命名标准主要规范锂离子电池术语、词汇、符号、命名、编码等有关标准。运输标准主要规范锂离子电池在航空等交通运输中需要满足的规则、安全要求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安装维护标准主要规范锂离子电池在安装、维护、维修等过程中需要满足的相关要求。
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核心部件等。正极材料标准主要规范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以及材料导电性、磁性物质含量、电化学性能等关键指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负极材料标准主要规范石墨、软碳、硬碳、硅基等负极材料,以及材料磁性物质含量、电化学性能等关键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
电解液标准主要规范电解质和溶剂,以及电解液中水分、金属杂质、游离酸等关键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
隔膜标准主要规范聚烯烃、陶瓷等隔膜材料,以及涂覆强度、热穿刺强度、浸润性等关键指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核心部件标准主要规范集流体、外壳、极耳、热保护器、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主要包括制造工艺与设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检测的新方法与设备等。制造工艺与设备标准主要规范锂离子电池设计、极片涂覆、卷绕等关键制造工艺,以及涂布机、卷绕机、辊压机等关键制造设备有关要求和测试方法。智能制造标准主要规范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智能预警有关要求。检测的新方法与设备标准主要规范充放电测试设备、无损害地进行检测设备、X射线检测设备等关键检测设备有关要求和测试方法。
主要包括消费型、动力型和储能型等。消费型标准主要规范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医疗器械、无人机、平衡车等消费型锂离子电池有关要求和测试方法。动力型标准主要规范电动汽车、电瓶车、轨道交通、航空、电动船舶等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有关要求和测试方法。储能型标准主要规范固定式电子设备、电力储能等储能型锂离子电池有关要求和测试方法。
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回收等。梯次利用标准主要规范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有关要求和评估。回收标准主要规范废弃电池余能检测、拆卸要求、材料回收处理、放电规范、再生材料利用等有关要求和方法。
主要包括能源消耗限额、碳足迹与碳排放、管理与评价等。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主要规范锂离子电池产品、材料与部件等的消耗限额及计算方式。碳足迹与碳排放标准主要规范锂离子电池产品、材料等的碳足迹计算方式和产品品种类型规则,以及生产企业的碳排放核算。管理与评价标准主要规范锂离子电池产品、材料、生产企业等核查、管理、评价等。
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在完善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推进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标准的制修订。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加快标准升级迭代,提高标准质量水平。
采用新兴媒体平台与传统方式相结合,通过标准解读、宣贯培训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提升重点标准的影响力,确保标准内容得到准确理解和掌握,提高社会各相关方贯彻执行的力度和深度。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确保重点标准全面贯彻落实。
深入推进锂离子电池电池领域国际标准化合作,完善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领域,充分的发挥政府间多、双边合作机制作用,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以高标准助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技术、产业和标准化的高质量引领。
强化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电池领域国际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吸纳国内主要标准化技术组织、重点企业的优秀标准化人才,以技术专家身份参与、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水平和能力,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去”。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下一个:30个项目!2.14GW/3.82GWh!广东发布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标注明确来源“中国电力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的权力。
30个项目!2.14GW/3.82GWh!广东发布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
30个项目!2.14GW/3.82GWh!广东发布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