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2GWh储能锂电池电芯和系统组装生产线及相关配套项目可研报告
日期:2023-10-20 作者: 成功案例
原标题:新增2GWh储能锂电池电芯和系统组装生产线及相关配套项目可研报告
公司将购置生产设备、研发设备,逐步扩大储能锂电池系统产能规模,继续积极开展储能行业内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公司深度布局储能业务,参与电化学储能行业竞争提供发展动能。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新增2GWh储能锂电池电芯和系统组装生产线及相关配套产能规模。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54,000.34万元,其中拟以募集资金投资44,017.71万元。
进入 21世纪以来,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发展的策略,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全力发展清洁能源。储能产品的普及将推动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全球能源变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储能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根据国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署(IRENA)的测算,为实现减排目标,205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需要从目前的不到 20%提升至接近 50%。
在海外发达地区,电力装机结构中,光伏、风电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已开始替代存量火电装机。未来,随着“双碳”背景下电力清洁化加速带来储能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外对储能领域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以及锂电池成本的下降与循环寿命的提高等因素叠加,储能市场将迎来较快发展阶段。因此,这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公司把握储能市场发展机遇,增强公司纯收入能力的重要举措。
锂电池具有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综合效率高和适用性广泛等特性。近年来,随着锂电池储能技术慢慢的提升,技术经济性明显提升,为锂电储能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家用储能和便携储能行业技术的快速革新、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持续不断的发展,行业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但与此同时,电化学储能行业技术革新与技术迭代较快,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日益显著,电池安全性、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等性能水平持续改进以及电池制造成本持续降低的市场需求迫切。公司需要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布局并开展储能行业内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持续提升产品性能与市场竞争力。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建设柔性生产线,拓展电池技术路线在储能市场的商业化应用,同时增加购置研发设备,积极开展储能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相关研究,持续提升公司研发技术水平,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结构,促进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锂电池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良、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不断成熟,储能行业内单位容量的储能电池系统的制造费用持续下降。一方面,随着全世界内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产能规模的经济性逐渐体现的同时人力成本减少;另一方面,大规模批量生产可以轻松又有效降低单位能耗。综合看来,储能行业的产品生产要精准管控成本端以降本增效形成成本优势。
本项目将投资建设的储能锂电池系统柔性化生产线,在设备选型上将更多的选择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升批量化生产的直通率和合格率。同时,通过扩建产能规模,能提高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规模化效应,平摊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能耗和原材料等综合成本。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近年来,为扶持锂电池储能行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对行业持续满足新兴业态、进行技术迭代给予了全力支持,其中主要政策列示如下:
2021年 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 景目标纲要》在氢能、储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组织实施未来 产业孵化和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 业,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2021年 7月《“十四五”循环经济 发展规划》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 系统应用,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溯源管理体系,推动能源梯级利用。2021年 7月《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 化转变,到 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 发展,孤立储能多元化发展,加强完善储能 价格回收机制,支持共享储能发展。
2022年 2月《关于快速推进电力现 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 知》引导储能、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车、虚拟电 厂、能源综合体等新型市场主体,以及增量配 电网、微电网内的市场主体参与现货市场,充 分激发和释放用户侧灵活调节能力。
2022年 3月《“十四五”新型储能 发展实施方案》到 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 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 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逐步提升,系统成 本降低 30%以上。到 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 市场化发展,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层次地融合 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
2022年5月《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 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 案》推动新型储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研究储能成本回收机制。
2022年6月《关于逐步推动新型 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 度运用的通知》要建立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鼓励新 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坚持以市场化 方式形成价格,持续完善调度运行机制,发挥 储能技术优势,提升储能总体利用水平,保障 储能合理收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因此,项目实施具备政策可行性。
公司成立于 2001年,经过多年专业化发展和深耕客户的真实需求,公司核心技术和销售人员能迅速把握市场技术趋势,发掘客户痛点,整合各方优势与资源,发掘客户差异化的场景应用需求。
2016年,公司应运营商客户真正的需求,提供体积小、容量高的通信应急备电产品用于厦门金砖会议的通信保障,开启了磷酸铁锂电池在网络能源领域应用的尝试。2018年,公司基于通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公司在电源、电池、机柜结构等方面积累的技术能力,开始规划布局通信备用锂电池业务。
2019年,公司逐步实现了电池 BMS的自主研发能力,研发出48V集成式磷酸铁锂电池组并联备电的产品;同年,公司收购了 Efore Oyj剥离的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电源技术公司,逐渐增强公司在电源管理方面的技术实力。
2020年,公司投资建设了磷酸铁锂电池中试线和电池 PACK生产线,并推出了磷酸铁锂电池基站站点能源备电方案。2021年,公司完成专业储能技术团队的组建,设立广东科信聚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信聚力”),正式确立全力开拓海外高端市场,逐步向家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领域发展的战略。2022年上半年,科信聚力年产约 1GWh电芯产线开始设施安装与调试,首条产线Ah的超薄电芯,定位用户侧储能市场。
2022年上半年,科信聚力生产的磷酸铁锂标准电芯及模组通过 UL1973、IEC62619和 UN38.3等认证。科信聚力生产的 100Ah电芯为 2U 100Ah(1U的高度为 44.4mm,是通信行业常用的高度计量单位)电芯,电芯尺寸为5422078,相比传统的 3U、4U电池,节约安装空间 33%-50%,对于提升系统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降低系统成本以及节约空间有一定优势,且轻便占用空间小,更贴合于家储壁挂式应用场景。同时,科信聚力电芯产品客户实测数据与行业大型电池厂家的技术数据基本保持一致。公司产品在用户侧储能系统市场中较为独特的超薄优势,为产能消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从锂电池储能的应用领域来看,用户侧储能多用于家庭、工商业、通信及便携式领域。该应用领域最大的目的是为实现电力自发自用最大化以降低用电费用、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套利、容量电费管理、户外应急等需求,特殊的应用场景对储能锂电池系统产生了小型化的特殊性结构需求。因此产品趋势以体积小且高能量密度为主,符合公司长期以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公司坚持“国内市场为基础、国际国内同发展”的经营销售的策略,有计划、分步骤地持续推动公司国际化进程。全球网络建设的长期投资,可以化解国内运营商的投资周期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公司已建设中国(深圳、惠州、苏州)、泰国、芬兰等全球交付中心,打造国际化的制造交付和服务能力。借助全球化大客户的市场优势及全球供应链布局,公司本次储能锂电池系统等产品符合拓展国际业务生态圈建设的战略发展方向。
此报告为正式可研报告摘取部分,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